女人到了中年,要學會做一個冷漠的人,餘生會越過越好

女人到了中年,要學會做一個冷漠的人,餘生會越過越好
美麗夢想 2025-04-12 檢舉


 

女人到了中年,最害怕的其實就是太過熱情,太過主動。

鄰居王阿姨是個很熱心的人,她助人為樂,對所有人、所有事情都懷著一顆悲憫的心,然而,生活卻從來都沒有善待她。

丈夫因為王阿姨的賢惠而變得異常懶惰,一回家就癱在沙發上玩手機,我去做客的時候,見到的場景永遠都是王阿姨在忙碌,她的丈夫悠閒自在。

朋友因為王阿姨的熱心而總是消費她的善良,知道她不好意思拒絕,所以總是讓她幫忙,即使是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實,我能夠看出來王阿姨過得不快樂,但卻也無能為力,畢竟那是別人的生活,我無權插手,能做的也只有汲取教訓,來避免自己未來過這樣的生活。

由此,我便明白,人到中年,要學會做一個冷漠的女人,餘生會越過越好。


 

對不屬於自己範疇之內的事,要學會冷漠

對我們來說,最悲傷的事莫過於我們掏心掏肺地對別人,可對方卻拿我們的善良進行消費。

歸根究底,和對方的不道德有關,也和自己氾濫的善良有關。

我們害怕自己拒絕別人會被指指點點,也擔心自己拒絕別人會破壞自己留下來的好印象,所以我們寧可讓自己受委屈,也不允許別人受委屈。

可這於我們而言,就是不公平的。

畢淑敏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看一看華夏山河的鍾靈氍秀,是為了感受浮華萬千的人間煙火,是為了感受有趣靈魂的喜怒哀樂。

不是為了一些沒有意義的評價而委屈自己,侵犯自己的利益。

我們沒有必要活在別人的眼睛裡、嘴裡,沒必要執著於別人的評價到底是好是壞,了解我們的人不必要解釋,不了解我們的人也沒必要刻意。

有生之年,尤其是在中年這個階段,一定不要消費自己的善良,自私一點,冷漠一點,為自己而活唄不虛此行。


 

對那些人生當中的生離死別,要學會冷漠

人到了中年這個階段,就會發現離別已經變成了人生中稀疏平常的事了。

在讀餘華的《活著》的時候不免唏噓,覺得這個世界上怎麼還有這麼悲慘的事情,愛自己的人和自己愛得全都離自己而去。

後來便明白了,離別本就是人生常態。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