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蔡瀾瀟灑離世,一生快活「無子女」,晚年揮金如土,直言錢花不完

到底,蔡瀾在娛樂圈的地位如何呢?
在蔡瀾的自傳《活過》裡面,他詳細寫了自己跟邵氏電影老闆邵逸夫的緣分。
蔡瀾的父親蔡文玄原本是一名老師,因為逃避戰亂而帶著家人跑到了新加坡,他在當地跟著邵仁枚、邵逸夫兄弟發展電影事業。
15歲的時候,蔡瀾在邵逸夫的生日派對上,見到了他口中的「六先生」。
六先生喜歡蔡瀾,也記住了這個少年。
蔡瀾高中畢業后,前往日本留學,他從小熱愛電影,去到日本也靠著看日本片在短期內學會了日語。
蔡瀾擁有超強的語言能力,他的普通話、粵語、閩南語、英語跟日語都流利。
邵逸夫知道蔡瀾在日本留學,就指定要他擔任邵氏公司的「駐日代表」。
那時,蔡瀾還是一名學生,他負責購買日本電影,到東南亞地區放映。
邵逸夫的事業越做越大,蔡瀾也不斷成長,他的工作量慢慢變大,除了采購電影之外,還為公司買道具,如果邵氏有明星需要整容的話,也會到日本找蔡瀾,讓他帶去醫院整容。
在邵逸夫的扶持下,畢業后的蔡瀾當起了邵氏的製片人,可以自己策劃拍攝電影。
蔡瀾一生的貴人不少,六先生絕對排在第一位。
蔡瀾說,六先生的容人之量最大。
當初,六先生認識方逸華時,女方有男朋友,在很長一段時間,方逸華同時跟兩個男人相戀,六先生心知肚明,但他包容此事,照樣捧對方做歌星。
還有著名導演李翰祥,被六先生栽培成為大導演,但他成名後背叛六先生,與六先生打對頭。
後來,李翰祥拍攝的電影失敗了,他回頭哀求六先生原諒,六先生不計前嫌,繼續合作。
方逸華加入邵氏之後,成立了「采購組」,負責節省開支。
原本擔任邵氏製片經理的鄒文懷,與方逸華產生了極大矛盾。
最終,鄒文懷在1970年決定離開邵氏,自立門戶,創辦嘉禾電影。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鄒文懷非常成功。
邵氏失去最重要的製片經理,邵逸夫將蔡瀾從日本調回香港,接任製片經理一職。
現在,大家明白了,蔡瀾在娛樂圈的地位有多高!
當年的邵氏,一年製作四五十部電影,足以影響整個東南亞,這些電影全部出自「製片經理」蔡瀾之手。
蔡瀾回到香港邵氏工作,迎娶了同公司的電影監制張瓊文。
對於這段婚姻,蔡瀾從不談論細節。
他在自傳中描述的戀情,都在結婚之前。
網上有報道稱,蔡瀾的女朋友多達61位,他的自傳沒有詳細記錄數字,但根據他的描述,年輕時確實比較容易開展戀情,動不動就跟異性發生關系。
蔡瀾玩得最放縱,是在日本跟韓國工作的時候,什麼類型的女性都有,包括了失足婦女。
邵氏在方逸華的領導下,為了控制預算,失去了跟李小龍、成龍、許冠文等人合作的機會,而邵氏的票房也節節敗退。
蔡瀾在自傳中,毫不掩飾自己對方逸華的厭惡,他認為邵氏的衰退都是方逸華導致的,她只懂得省錢,從來不知道什麼是電影藝術,也無法拍出好片。
蔡瀾萌生了退意,但邵逸夫的哥哥邵仁枚不讓他離職,蔡瀾稱邵仁枚為三先生。
前面說過,蔡瀾一生中有不少貴人,除了邵逸夫,還有邵仁枚。
邵仁枚用自己的權力,為蔡瀾免除了新加坡的兵役,蔡瀾感恩在心,發誓要一輩子銘記在心。
邵氏一開始是邵仁枚跟邵逸夫一起辦的,但隨著方逸華的介入,邵逸夫兄弟倆開始決裂。
蔡瀾說,他的父親曾陪著邵仁枚到日本開保險箱,那是邵仁枚跟邵逸夫一起開的保險箱,裡面原本放了地契、股票以及金幣,但全部不翼而飛,被邵逸夫提前拿走了。
邵仁枚與邵逸夫撕破臉,蔡瀾再次提出辭職,這次,邵仁枚不再挽留。
蔡瀾估計,邵逸夫離世的時候,他的身家有200多億,全部捐出去做慈善,而他生前已經捐了40多億,用於建學校。
邵逸夫與哥哥的決裂,外人無法論斷。
蔡瀾離開邵氏,加盟嘉禾。
當電影節式微,他又組織高檔旅遊團,寫專欄出書,做美食家,開網店,開餐廳……將所有的興趣都發展成為賺錢的工作。
蔡瀾的一生,其實非常努力,只是他本人輕描淡寫,讓外界以為他這輩子就是吃吃喝喝。
蔡瀾總說,人要有一份賴以生存的工作,然後發展自己的興趣,興趣會打開你的交友圈子,帶你通往人生不同的路,說不準哪天,你的興趣就會變成你賺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