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把貧窮觀帶給你的孩子,講得太好了

請不要把貧窮觀帶給你的孩子,講得太好了
美麗夢想 2025-07-02 檢舉

寶貝,媽媽覺得這個不太適合你,   它有點複雜,等你再長大一點才可以玩。

我們去隔壁再看看,找一個更好玩的好不好?」

B君父母:「這個太貴了,我們買不起。別買了,快走快走。

(如果孩子哭鬧,父母可能惱羞成怒,甚至對孩子大吼大叫。)」

 

這件事情背後折射的影響是什麼呢?

對於A君,知道了要對商品進行合理的研究和分析,逐漸了解商品的價值來自哪裡,   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錢不是不可以花,而是需要花在合理的地方。

對於B君,總是有種「我們很窮,買不起東西」的感覺。

這種感覺會導致孩子的自卑感,   令他的人生失去最基本的「底氣」,

 

甚至在很長時間裡令他對高精尖或高大上的東西產生抗拒或者逃避心理。

 

貧窮對於孩子的影響

 

這種來自父母的思維方式,通過每日的交流和相處,傳遞給了下一代。

這是學校教育無法觸及的原始地帶,卻對孩子的行為方式產生重要的影響。

穿衣打扮 行事寒酸

沒有貧窮觀的人,無論穿什麼樣的衣服,都行動磊落。

而擁有貧窮觀的人,也許從小被人嘲笑太多次,總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外表,

 

即使穿上西裝領帶,也總是有被人關注的不自在感,顯得非常拘束。

拘束的狹隘心態

同學之間有好玩的東西,沒有貧窮觀的人,大大方方地借用,不覺得有什麼,

 

而有貧窮觀的人,對此卻畏畏縮縮,不敢談起,因為他害怕借用了,自己萬一弄壞了,還不起。

自卑卻又有強烈的自尊心

貧窮感深植心中的人非常敏感,和朋友出去吃飯,不願意接受別人請客,

怕別人覺得自己窮;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怕別人覺得自己窮;

甚至去商場銷售員一個無心的眼神,都能夠刺激到心中那根窮的神經線和自尊心。

 

防備心重

有貧窮感的人通常也是沒有安全感的人,所以對人都非常防備,

無論對於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都保持著距離,不願意別人探究自己。

這一切就像是得了一種如影隨形的病,由父母的言行植入到孩子的心中,從此揮之不去。

不要告訴孩子,這個商品很貴,我們買不起。

告訴孩子,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現在已經超預算了,所以我們只能下次再買。

不要告訴孩子,家裡沒有錢,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學,才能賺錢養家。

詢問孩子,你喜歡什麼,為什麼。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為你做什麼。

不要告訴孩子,媽媽太忙了,沒有時間陪你,你自己玩。

請求孩子幫忙,和孩子說,媽媽喜歡你和我一起做家務。

 

我們一起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我們一起做飯,享受美味的飯菜。

不要告訴孩子,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他什麼都不用你管。

告訴孩子,要勞逸結合,只有強壯的身體,才能支持長久的學習。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都是你學習的對象。

教育本來就是和窮富沒有關係的事情。我們教育孩子,

不是為了讓他背上沉重的家庭負擔,而是為了讓他自食其力,撐起他自己的天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