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允許你不優秀,但不允許你沒教養,建議家長看看

「教養」一直是個很尖銳的話題,大家都在談,可也未必都能明白教養的真正意義。
孩子的教養是成功的基本,畢竟有教養的人在哪裡都受待見,沒教養的人在哪裡都惹人厭。
教養是從小就要開始培養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影響的。因此,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注意孩子的教養問題。
孩子為何會缺乏教養
01
週末,幾個朋友在飯店吃飯,旁邊一桌坐著兩個家庭聚餐,都是六七歲的孩子,一會拿筷子敲碗製造噪音,一會滿店亂跑亂追逐打鬧。
周圍的人因為影響了用餐而紛紛側目,他們的父母都忙著聊家長裡短,並不在意。
當服務生上菜時,其中一個孩子將菜湯潑到服務生身上,事後坦白就是為了好玩,服務生對此非常生氣。
這時孩子的母親不但沒有歉意反而埋怨道:
“哎呦,你下班洗洗不就行了麼,這麼大人了怎麼還跟孩子一般見識”,轉頭對孩子說,“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像她一樣,當個服務員。”
這位母親出門之前,肯定忘了帶孩子教養,因為她本身也沒有這樣的東西。
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都有著一樣的共同點:以自我為中心,粗暴當作勇敢、愚昧當作學識、可笑當作幽默,口無遮攔當作隨性直爽。
教養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遠
02
辰辰班上有個同學,是個殘疾的小男孩,天生並不靈敏。
除了身體上的缺陷之外,似乎大腦的發展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較弱,他每一次考試都是班上最後幾名。
可是,他卻是班上人緣最好的。在學校裡,他有很多朋友,外出秋遊的時候,總是有很多同學爭先恐後想幫他推輪椅,每到他生日,有很多同學給他禮物,他們邀請他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派對。
為什麼?
他對誰都很有禮貌:
他懂得愛人也愛己,他懂得接受時禮貌,拒絕時也彬彬有禮。
他為人不貪心:
不貪心別人對他的愛,不貪心別人的玩具,他不會覺得自己有殘疾而應該享受更多的愛;
他常常一跛一跛地去團體活動,和那些快遲到了的同學說,沒事,我自己慢慢過來就成。他知道自己應該得多少,也知道別人該得多少。
他做人不貪心:
每次母親帶給他的喜糖,他都會帶到學校,給同學吃,倒並不一定有多昂貴,也並不會好吃,但是分享中建立的感情卻難能可貴。
前些日子在路上碰到他,看到他和一個保全室門口的叔叔聊天。後來,保全室門口的叔叔說:
這樣一個有素質的男孩,根本不用擔心生計,走到哪裡,都有人願意幫助他。
這個男孩並沒有傳統定義上的優秀,不一定能成為職場菁英,也可能取得不了所謂的成績。
但是因為他的為人,也就是教養,使他過得沒有那麼孤單。
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高不高,一個人的教養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遠不遠。
有教養的孩子,才最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