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手套!戴手套!死亡率近100%

戴手套!戴手套!死亡率近100%
美麗夢想 2025-08-04 檢舉
收治入院

 

3 / 3

此時張先生的手指青紫腫脹,呈現灰白色,無法活動,整個右手手掌腫脹明顯,並出現心率增快、寒戰症狀,重症醫學科醫生會診考慮患者發生膿毒血症,並懷疑其為創傷弧菌感染引起。

手足外科團隊從他傷口分泌物中培養出了創傷弧菌,證實張先生是由於魚刺傷感染創傷弧菌導致的膿毒血症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經過全力救治,目前張先生感染控制良好,生命體徵平穩,已轉入普通病房。

感染創傷弧菌致死率極高

創傷弧菌廣泛分布於水溫較高的各河海交界水域、近海、海灣及海底沉積物中,常寄生於貝殼類等海洋生物中,如魚、蝦、牡蠣、蚌等。

人類感染創傷弧菌主要有2種途徑:

第一種是通過皮膚創面接觸攜帶病菌的魚貝類等直接感染;

另外一種則是生食、食用未完全煮熟魚貝類感染。

感染創傷弧菌後,48小時內死亡率會達到50%以上,如果超過72小時未接受有效治療,則感染的死亡率將會趨近100%。

一旦感染創傷弧菌,其局部症狀有紅腫熱痛(小傷口突然變「火山口」,周圍皮膚發燙、發紫)、閃電潰爛(24小時內可能出現流膿、發黑、起水泡);

全身症狀有高燒寒戰(體溫飆到39℃+,冷得直哆嗦)、血壓跳水(頭暈眼花、冒冷汗——休克前兆)、上吐下瀉(腸胃像被「海鮮刺客」捅了刀子)。

那麼,海洋創傷弧菌青睞哪些人群?

紹興市人民醫院SICU主任孫雪東表示,創傷弧菌更青睞酒精性肝硬化;原有肝病以及慢性肝炎的患者;喜歡酗酒,但沒有肝病紀錄;遺傳性血色(鐵)沉著病;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地中海型貧血、慢性腎衰竭、淋巴瘤患者。

「創傷弧菌這個『海洋殺手』雖然兇險,但完全可以預防。」孫雪東強調道,有時候處理海鮮時的一個防護手套,受傷後的一次徹底消毒,很有可能就是守護生命的關鍵防線。如果不慎受傷並出現疑似症狀,請立即就醫。

此外,創傷弧菌具有嗜鹽性,切勿使用生理鹽水或將鹽撒到傷口上,以免加重感染。

處理海鮮請戴手套

處理海鮮時:

應戴厚橡膠手套(防刺穿);使用專用工具(避免徒手開生蚝/螃蟹)。

受傷後:

如果不小心被魚蝦蟹刺傷,應立即將血擠出,用清水沖洗,並用酒精消毒。

食用海鮮時:

應徹底煮熟(沸水>5分鐘);避免用傷口接觸腌漬生海鮮汁液。

周知!轉發給家人、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