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男子堅持不吃晚飯,降血脂、軟化血管,3個月後身體狀況如何

64歲男子堅持不吃晚飯,降血脂、軟化血管,3個月後身體狀況如何
美麗夢想 2025-08-16 檢舉


饑餓感很可能會加重人對食物的慾望,尤其是飽腹感強的碳水化合物和糖。但長期食用單一的主食,沒有及時補充水果、蔬菜等,容易造成營養不良。

3、誘發腸胃疾病

進食後,腸胃會加速蠕動 ,通過增加胃酸、膽汁分泌,促進食物消化,若沒有晚餐攝入,人體處於長時間空腹狀態,胃酸和膽汁無食物系哦啊花,就會腐蝕胃部,誘發胃炎、胃潰瘍。

4、損傷腎臟

日本國立大學一項跟蹤檢監測研究發現,長期不是晚餐的人,發生蛋白尿的機率也有所增長。

5、加速衰老

長期不吃晚飯會使人體內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自由基大量產生,就容易加速衰老。

 

4 / 6

三、一日三餐這麼安排,吃得更健康

根據《中國膳食指南2022》建議:早餐應占全天總能量的 25%~30%,午餐占 30%~40%,晚餐占 30%~35%。

一日三餐具體怎麼安排?不妨參考以下幾點:

早餐

最好在7點左右,胃腸道已經完全蘇醒,消化系統有「饑餓感」,吃早餐可以有助於高效消化吸收。

早餐選擇上可參考「 澱粉類主食+優質蛋白質+新鮮果蔬+1小份堅果」的模式。

 

5 / 6

午餐

中午12-13點是人體機能旺盛的時刻,此時進食,可以讓食物得到充分消化,提供營養利用率。

午餐則需要保證一定量主食,男性2—3兩主食,女性1—2兩,注意粗細搭配;另需攝入1—2兩肉類、蛋奶類以及半斤蔬菜。

晚餐

最好安排在18點-19點中間,吃太晚不利於消化吸收,太早又容易餓,因此,晚餐最好在睡前4小時,比較適合。

飲食上注意「查缺補漏」, 即白天沒有攝入的營養或食物種類,可以在晚餐滿足。如白天攝入米飯, 晚餐就應選擇雜糧;白天沒有攝入足夠蔬菜,則晚上補充。

 

6 / 6

想要科學控脂、控糖並不是靠不吃三餐中的某一餐決定,而是應該三餐科學飲食,配合鍛煉,這樣才能減少脂肪堆積,穩定血糖,有利於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