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多次提醒:上了年紀,要少吃白菜和雞蛋,可惜很多老人不聽勸.

醫生多次提醒:上了年紀,要少吃白菜和雞蛋,可惜很多老人不聽勸.
美麗夢想 2025-09-12 檢舉

5 / 9

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但對於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來說,風險累積起來就是個不得了的事兒。

膽固醇高了,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積就會變多,動脈硬化的速度也可能加快。

上了年紀的人,血管彈性本來就不如年輕時,再加上過量攝入雞蛋帶來的「負擔」,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只會更高。

還有個有趣但不太被注意的點是,雞蛋吃多了對肝臟也是一種挑戰。

人體代謝膽固醇的主要「戰場」就在肝臟,而蛋黃中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需要通過肝臟進行代謝。

如果老年人長期吃太多雞蛋,肝臟的代謝負擔會慢慢加重,甚至可能引發脂肪肝等問題。

一些老人總是抱怨肝功能不好,可能就是因為日常飲食中雞蛋的「暗中作祟」。

 

6 / 9

雞蛋的另一個「隱藏敵人」是蛋白質過量問題。 上了年紀,很多人的腎功能會慢慢下降。

如果蛋白質攝入過多,腎臟在過濾代謝產物時就會「壓力山大」,久而久之可能會加速腎功能的衰退。

國際腎臟病學會建議,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入量應該根據個人的腎功能情況來調整,而不是一味地覺得「多補就好」。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醫生反覆提醒老年人少吃白菜和雞蛋,但有些老人還是「聽不進去」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很多人覺得自己吃了一輩子的白菜和雞蛋,也沒見出什麼大問題,幹嘛非得改呢?

這種心理很常見,但忽略了一個事實:年輕時身體代謝功能強,很多飲食中的「隱患」不會馬上表現出來,但隨著年紀增大,身體的代謝和修復能力下降,累積的問題才慢慢顯現。

 

7 / 9

當然,也不能簡單粗暴地說白菜和雞蛋不好。 這兩樣東西本身是好食材,只是對老年人來說,得學會適量和搭配。

比如白菜可以跟其他低草酸蔬菜搭配,減少草酸攝入,還可以通過焯水去掉一部分草酸。

雞蛋呢,吃的時候儘量控制量,一天一個或隔天一個就差不多了。

特別是那些有慢性病的老人,更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飲食,而不是覺得吃得多就是補得多。

這也引發了一個更深的問題:老年人的飲食習慣該怎麼調整,才能既保證營養,又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現代營養學的研究表明,老年人更需要均衡飲食,而不是單一的「偏愛」。

 

 

8 / 9

很多老人習慣性地重複某幾種食物,這種飲食結構單一的做法,可能無形中加重了某些營養素的過量攝入或缺乏。

例如,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攝入過多動物性蛋白質,而植物性蛋白質不足,可能導致酸鹼平衡失調,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

而像白菜這樣的低熱量蔬菜,如果食用不當,反而可能讓老年人攝入的熱量過低,影響身體的基礎代謝功能。

其實,老年人飲食的關鍵在於多樣化和適量。

 

9 / 9

醫生們的提醒並不是完全否定某種食物, 而是希望大家能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合理搭配膳食,而不是盲目迷信某一種「神奇食物」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