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嫲吃完紅棗後心臟驟停!醫生怒斥:紅棗千萬別跟它一起吃,毒性是砒霜的20倍,毀心臟堵血管,再不知道就晚了

經檢查後發現老人心臟驟停,經過按壓急救後病人恢復了心率,隨後轉到ICU病房。經過醫生30小時的奮戰,吳婆婆這才脫離了危險。
根據該院重症醫學科醫生董芳介紹,病人本身患有腎功能不全,又一次性吃下15顆左右的紅棗,紅棗的含鉀量非常高,這就導致病人血鉀量嚴重超標,誘發心臟驟停。
董醫師提醒,一般人每天最多吃1-3顆,吃多了可能誘發胃部不適。
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多吃還容易出現酸中毒、鉀排泄障礙。
這些「養生零食」也不可多吃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東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賈運濱提醒,一些中藥零食並非人人適合,吃的時候一定要謹慎選擇。
1.龜苓膏:胃寒脾虛者少吃
正宗龜苓膏的原料是鷹嘴龜和土茯苓,再加上生地黃、金銀花、菊花、蒲公英等藥物一併製成,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潤腸通便等功效。
龜苓膏雖然清熱排毒,但是性偏寒涼,胃寒及脾胃虛弱的人還是少吃為妙。
另外龜板還有興奮子宮、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所以孕婦和生理期女性不宜多吃。
2、酸梅湯:感冒咳嗽者需忌食
酸梅湯的主要成分是烏梅,其中所含的檸檬酸能促進維生素和酵素的吸收,幫助消除疲勞,烏梅中的蘋果酸能將適量水分導流至大腸,促進排便。
酸梅汁可以緩解口臭和宿食,但是咳嗽多痰、感冒發熱的人最好忌食烏梅,胃寒、大便稀溏的人也要少飲酸梅汁。
3.薄荷糖:陰虛血燥者應忌服
薄荷也是中藥,土名為“銀丹草”,廣泛用於驅風、消炎、止癢等藥品。
薄荷糖含有一定量的薄荷萃取物,有清利咽喉、發散風熱、疏肝解鬱等作用,有助於緩解頭痛、感冒、咽喉腫痛等病症。
但是陰虛血燥、肝陽偏亢、表虛汗多者應忌服。
4.桂圓幹:體質燥熱者不宜多吃
桂圓幹是比較受歡迎的中藥零食,但桂圓幹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有些人吃了會出現流鼻血、大便燥結等症狀。
桂圓幹是常用滋補品,性熱,體質虛寒者比較適合食用,體質燥熱的人吃多容易出現口乾、大便乾燥等上火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