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肺癌晚期到腫瘤消失,沒化療沒吃抗癌藥,今年他終於公開了抗癌秘訣

從肺癌晚期到腫瘤消失,沒化療沒吃抗癌藥,今年他終於公開了抗癌秘訣
美麗夢想 2025-07-26 檢舉

·多曬太陽;

·修練好心情;

·沒事多步行;

癌症不是絕症,每個生病的人不要放棄生的希望。

 

04.為什麼肺癌容易一確診,就成晚期?

在我國,約有80%的肺癌確診時不太理想,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為什麼肺癌難以發現?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拴盈表示,肺癌早期並沒有典型症狀 ,即便是出現咳嗽、胸悶、發熱、食慾減退,也與平日其他疾病症狀相似,一般人很少會想到肺癌。

 

其次,肺部本身是個特殊器官,只有當腫瘤長到一定體積,才會壓迫其他器官出現疼痛、咳血等症狀 ,這些症狀出現時,往往已經是肺癌中晚期。

肺癌的常見症狀包括,咳嗽(75%)、咳血(35%)、胸悶(60%)、胸痛(49%)、不明原因體重下降(68% ),當出現以上症狀時,患者應提高警惕,儘早進行相關檢查。

面對早期肺癌症狀,最好的篩檢方式是高風險族群一年篩檢一次低劑量CT。根據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引(2022版)指出:年齡大於≥45歲,合併以下任一風險之一都屬於高危險群:

 

1、吸煙

2、二手煙或環境油煙吸入史

3.職業致癌物質暴露

4.個人腫瘤史

5.直系親屬肺癌家族史

6.慢性肺部疾病史

 

 

05、癌症是治死的,還是嚇死的?

過度治療,即超出患者本身疾病需求的醫療行為,在癌症治療中,確實存在過度治療的風險,從某種角度來說,過度治療危害大,反而造成免疫系統破壞,加重患者心理負擔,導致癌症病情加重。

 

為了避免過度治療,建議掌握幾點:

1、病人和家屬應透過正確管道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對病因和預後有所了解;

2、病人應主動向主治醫師諮詢病情,把自己的擔心和疑慮表達出來;

3、確診後,患者及家屬不可盲目聽信“小道消息”,應透過科學管道尋找領域內知名醫院或醫生進行溝通和治療;

4.醫師給予建議後,病人應理性判斷,是否治療及如何治療,可多諮詢幾位不同專科醫生,綜合考量。

 

此外,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心理疏導也是關鍵。根據《刺胳針》一篇文章統計,有40%的患者會產生焦慮和憂鬱,大幅降低癌症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治療效果。

治療不僅是身體上的治療,也要注意心理治療。患者應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生活,正視內心的恐懼,科學對抗癌症,樂觀面對治療,才能不被病魔左右。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